港股圖表分析 (日線圖)

圖表分析‧方便易用
股票編號  加到我的最愛 直接連結此圖表 | 2314.HK 最新大行評級
1. Click English / 繁體 / 簡体: 語言轉換   2. Click + / -: 放大 / 縮小比例尺   3. Drag on graph: 繪畫輔助線

保歷加通道 (Bollinger Bands) 詳細說明及使用方法
由移動平均線(MA)變化而成,並經過改良移動平均線(MA)通道上下限的計算方法,以標準差取代固定百分比的計算方法,從而令上下限的波幅跟隨市況波動程度而改變。保歷加通道(BB)的特點是反映市況的超買或超賣狀況,令投資者對市況提高警覺。

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數 (MACD) 詳細說明及使用方法
由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變化而成的輔助指標。

成交量 (Volume)

保歷加通道 (Bollinger Bands)
根據公式計算出保歷加通道(BB)的頂線和底線數值之後,在價位圖表中以兩條曲線顯示。一條處於日線的上方,作為價格上升的阻力和辨別;而另一條則處於日線的下方,作為價格下跌的支持和辨別
利用保歷加通道(BB)分析市況和作為買賣策略的根據,可參考如下方法:

  1. 當價格升近通道的頂線時,投資者可考慮沽空,並以升破頂線為止蝕。如價格能升破頂線,說明市勢轉強,策略上以回落買入為主。
  2. 反之,當價格跌近通道的底線時,投資者可考慮買入,並以跌破底線為止蝕。如價格跌破底線,則說明市勢轉弱,策略上以反彈沽空為主。
  3. 通常市勢逆轉之前,市況的頂或底會衝越保歷加通道(BB)的上下限,若第二個頂或底乏力再次衝越通道的上下限時,將反映市況隨時出現逆轉。
  4. 每次在單邊市來臨前,保歷加通道(BB)總是明顯收窄,故此,若出現這種情況,投資者應將手上的持貨量減少,或是部署臨時追市的應變措施。
根據價位與通道上下限的關係,可轉變出一種超買或超賣指標,稱為「%BB指標」。其方法是以通道上下限的幅度為分母,而當日的收市價至通道下限的幅度為分子,目的是求出即日市況與通道波動幅度的關係。
%BB指標計算出來後,必須畫在圖表下方,零(0)線代表通道下限,壹佰(100)線代表通道上限。如%BB升破100線,代表超買;若%BB指標跌破零線,則代表超賣。另外,以形態方式去分析%BB指標,主要是觀察支持位、阻力位、高位背馳和低位背馳。
保歷加通道(BB)和%BB指標的日數通常使用10日或20日,但由於市況不斷改變,必須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測試(可利用本軟件內的“模擬買賣系統”去測試),以得出最理想的參數(日數),否則,對買賣便會產生一定的影響。
總括而言,保歷加通道(BB)的測市功能甚佳,對於捕捉單邊市,是相當有用。

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(MACD)的概念可由下列各點作為解釋:

  1. 先運用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,一條設定為較短日數,而另一條則設定為較長日數。組合方面可以用12日和26日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或25日和50日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。因為兩條線的日數有異,較短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會較容易推測短期市勢,而較長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對推測中長時間的市勢比較有用。
  2. 兩條一長一短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,在價位波動時,短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一定較為敏感,反應較快,與每日的收市價亦較為緊貼;而較長日數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則較慢,與每日收市價的距離較遠,波幅較為平滑。
  3. 運用此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,越短日子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,發出入貨或沽貨的訊號越早。短線和長線的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本身必定產生差異,這種差異有時會在價位大幅波動時擴散(Divergent),但有時則會收窄(Convergent)。這些差異的擴散和收窄,本身已具有分析作用。
  4. 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標(MACD)更利用另外一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,將原有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的差異平均貫連起來,計算差異正在上升或收窄,又或者差異的變化正在增加還是減少。若原來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的差異正不斷增加,這第三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,便去平均原來兩條的差異,而這第三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便會顯示向上或向下趨勢做成另一種分析啟示。因此,這第三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便與原來兩條指數移動平均線(EMA)所計算出來的差異做成交叉點,發出入貨或沽貨的訊號。

back to top